一、观察图片
1、整体观察
- 首先要对画面进行整体的浏览,弄清楚图片的大致内容,如果是一幅校园场景图,要确定是在操场、教室还是走廊等地点,以及画面中主要的人物活动是体育课、课间休息还是值日等。
- 注意画面的构图,包括主体和背景的关系,比如主体人物是站在画面中心,周围是辅助的背景(如花草树木),还是主体人物在画面边缘,背景占据较大面积等。

2、细节观察
- 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和服饰,人物的动作可以反映出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一个小男孩拿着扫帚扫地,动作是弯腰挥动扫帚,这就表明他在打扫卫生,表情也很关键,开心的表情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做喜欢的事情,而愁眉苦脸的表情则可能表示遇到了困难,服饰方面,不同的服装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季节,像穿着校服的学生肯定是在学校场景中,穿着厚棉衣可能是在冬天。
- 关注物体的细节,如果是有物品出现,要注意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用途,画面中有一本书,书的封面图案、颜色以及书本是翻开还是合上都可能是重要的信息,也许这本书是故事书,从翻开的页面可以看到有趣的插图,这能为写话提供更多的内容线索。
二、思考内容
1、想象背景
- 根据观察到的画面,合理想象事件发生的背景,如果画面中是一个小女孩在花园里浇水,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晴朗的周末,小女孩在家帮忙照顾花草,还可以考虑为什么她会在这里做这件事情,也许是她参加了学校的种植小实验,现在要照顾自己种下的植物。
- 对于一些没有明确时间提示的图片,要通过人物活动、环境等因素推断时间,比如看到太阳刚刚升起,画面中有老人在晨练,就可以判断是在早晨;看到月光洒在大地上,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那时间就是晚上。
2、构思情节
- 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思情节,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比如从早上起床后的洗漱,到上学路上的经历,再到学校里的课堂学习和课间活动,也可以是空间顺序,从家里出发,经过街道、公园,最后到达学校,描述沿途看到的景色和发生的事情。
- 考虑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果画面中有多个人物,要思考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家人关系还是同学关系等,比如两个小朋友在一起下棋,他们是朋友关系,可能会互相鼓励或者因为棋局产生小争执后又和好。
3、挖掘主题
- 每一幅图都有其表达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关于友谊的,像几个小伙伴一起合作搭建积木城堡;也可以是关于热爱劳动的,如一家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或者是环保主题,例如人们在河边捡垃圾等,确定主题后,写话内容就要围绕主题展开,通过具体的描写来体现这个主题。
三、组织语言
1、开头引入
- 可以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开头,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校园的操场上十分热闹。”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你想知道小明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还可以引用诗句、名言来增加文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个美好的早晨,公园里已经充满了生机。”
2、中间叙述
- 按照构思好的情节,详细地描述画面中的内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描写花朵时可以说“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在描述人物对话时,可以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我们快来一起种树吧!’小红高兴地对小明说。”或者“小红高兴地告诉小明,要一起种树。”
3、结尾总结
- 结尾可以用总结性的语言概括整个事件或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真是一次难忘的运动会,大家的拼搏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可以采用展望未来的方式结尾,如“我相信,经过这次的努力,我们的班级在下次比赛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可以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像开头提到公园的美丽景色,结尾可以说“公园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