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信仰之光,践行初心使命
在大学这片充满青春活力与知识气息的校园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许多有志青年心驰神往的崇高追求,这一过程不仅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升华,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大学入党流程严谨且规范,主要包含四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都如同基石,筑牢党员发展的质量根基。
递交入党申请书是入党征程的起点,当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大学校门,思想教育的涓涓细流便开始润泽他们的心田,党课教育、主题班会、红色文化活动等,让同学们逐渐了解到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内心深处种下对党的向往种子后,他们怀着敬畏与虔诚,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这份申请书绝非简单的形式,而是申请人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们对党的忠诚告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情倾诉、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使命的主动担当,申请书中,他们剖析自我,讲述成长经历如何塑造自身的价值观,阐述对党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心路历程,表明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用滚烫的文字勾勒出心中那面鲜艳的党旗。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是关键的进阶,党组织收到申请书后,会依据递交者的日常表现、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等进行综合考量,那些在学习上刻苦奋进、成绩优异彰显求知态度;在生活中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展现品德修养;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关注国家大事体现政治敏感的同学,将脱颖而出,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讨论通过后,他们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为其配备专门的培养联系人,开启“一对一”精准帮扶模式,培养联系人如明灯,指引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字逐句研读经典著作,解析核心要义,夯实理论根基,安排他们参与党内学习活动,在组织生活会上聆听老党员分享奋斗故事,汲取精神力量;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党的宗旨,于敬老院陪伴老人、在社区宣传环保理念、在贫困山区支教帮扶,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内涵,在实践磨砺中不断端正入党动机,提升党性修养。

进入发展对象的筛选与确定环节,要求更为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经过至少一年的培养教育,需历经组织的重重考验,思想汇报是重要考核形式,每季度一篇的思想汇报如同成长日记,详实记录他们在这一时期对党的新认知、自身思想的新蜕变、面对困难挫折的新感悟以及对时事热点的见解,反映其思想的动态成长轨迹,在学习成绩上,需持续保持优良,以学业为基,方能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在群众基础方面,广泛征求同学、老师意见,确保其为人正直、品行端庄、口碑良好;在工作实践中,无论是社团干部还是班级委员,要能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展现组织协调与领导能力,只有全方位达标,经支委会审慎研究、报上级党组织预审通过后,才能被认定为发展对象,距离党的怀抱又近一步。
接收为预备党员是庄严而神圣的时刻,确定发展对象后,党组织紧锣密鼓筹备政审工作,派遣专人深入发展对象户籍所在地、居住地,与基层派出所、社区居委会、村两委沟通协作,全面审查其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历史情况,排查有无违法违纪、违背公序良俗等问题,确保发展对象政治清白、身世清正,政治审查过关后,发展对象精心撰写自传,梳理人生脉络,总结经验教训,明晰奋斗方向;认真填写《入党志愿书》,每一个字符、每一句承诺都饱含深情,郑重表达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笃信、对党员义务的坚守,在支部大会讨论环节,发展对象面对全体党员坦诚汇报入党动机与过程,接受党员质询与评议,这是思想碰撞与党性检视的关键节点,大会表决时,赞成票过半数,意味着党组织认可接纳,发展对象正式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戴上党徽那一刻,荣光闪耀,使命在肩。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与转正同样不容忽视,预备期内,党组织为每位预备党员量身定制“成长套餐”,定期参加党课培训,紧跟党的理论前沿,学习最新政策方针,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在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性意识;投身社会实践项目,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挥洒汗水,锤炼实干本领,每月的思想汇报成为与组织深度交流的纽带,如实汇报思想动态、工作进展、存在问题,接受组织指导批评,预备期满前,提交转正申请,经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公示等程序,综合考量预备党员一年来的成长表现,合格者如期转正,成为正式党员,党龄自此计算,开启新征程,以党员标准严格律己,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书写辉煌篇章。
大学入党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对青年思想、品德、能力的全方位锤炼与检验,每一名入党学生都在这过程中褪去青涩,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让党的光辉在青春征程熠熠生辉,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