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干部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具体的五条标准,以下是对这五个标准的详细解读:
1、信念坚定
内涵:这是好干部的精神之钙,要求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重要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要命的“滑坡”,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不懈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不畏艰难险阻,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

2、为民服务
内涵:这是好干部的天然使命,强调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重要性:干部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百姓,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着想,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像焦裕禄同志,他把兰考县的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祉,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改善生活,深受人民爱戴。
3、勤政务实
内涵:是好干部的基本要求,需要干部做到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重要性:再好的梦想蓝图,如果不通过勤政务实的工作去落实,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利益,比如谷文昌同志,他在东山县工作期间,亲自带队勘察,制定科学规划,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让曾经荒漠化的海岛变成了宝岛。
4、敢于担当
内涵:是好干部的职责要求,要求干部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重要性:如果干部都不愿担当、不敢担当,那么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难以推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和挑战,只有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和事业的发展,像李云龙这样的电视剧角色,虽然是虚构的,但他所展现出的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干部应有的品质。
5、清正廉洁
内涵:是好干部的政治本色,要求干部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守住廉洁底线,做到廉洁从政。
重要性:一旦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出了问题,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形象,更会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清正廉洁是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做到自身清正,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服务,古代的包拯,他铁面无私、断案公正、清正廉洁,被后人传颂为清官的代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优秀的干部,他们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五个标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