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减少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收筹划方法:
1、选择企业身份与注册地点
企业身份选择:根据经营情况选择适合的企业身份,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小微企业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差异,合理选择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注册地点选择:将公司注册在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招商园区,或者利用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等,这些地区往往有减免税、降低税率等优惠政策。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行业与地区优惠:关注国家对于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在西部地区设立的企业可能享有一定的税收减免等。
行为优惠:某些特定的行为也可能获得税收优惠,如企业进行的研发活动,其研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时期优惠:在一些特殊的时期,政府为了鼓励投资或促进经济发展,可能会出台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来减轻税负。
3、合理规划纳税人身份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的计算和税负上存在差异,小规模纳税人通常按照简易办法计税,税率较低;而一般纳税人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销售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4、优化成本费用扣除
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项目:企业应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各种税前扣除项目,如成本、费用、损失等,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安排公益性捐赠支出、招待费、广告业务宣传费、工会经费等,控制支出的规模和比例,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合理分摊费用:对于企业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可以通过合理的分摊方法,将其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影响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5、利用会计处理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税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税收筹划需求,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可以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多计提折旧,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存货计价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导致发出存货的成本不同,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税负,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物价的变化趋势、存货的流转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6、合理安排混合销售行为
税种选择筹划:如果企业同时从事多种经营业务,其中部分业务适用增值税,部分业务适用营业税或其他税种,那么可以通过合理的业务组合和税种选择,降低整体税负,对于既销售商品又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将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业务分开核算,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种,以避免从高税率。
7、转让定价筹划
关联企业间交易定价:对于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等业务往来,可以通过合理的转让定价方式,将利润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转移,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这种筹划方法需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避税行为。
税收筹划是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保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以确保筹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