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能从图画中获取基本信息,如人物、地点、时间、动作等。
2、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看图写话方法,能够根据图画内容写出通顺、完整、有条理的句子和短文。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看图写话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思考、组织语言、书写等。
2、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图中内容,使写话生动具体。
(二)教学难点
1、根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画面中未呈现的内容,使故事完整有趣。
2、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格式。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1、播放一组精美的图片,每张图片展示 3 - 5 秒,让学生快速说出看到的大概内容,动物在森林里玩耍的画面,学生可能会说“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跳”“猴子挂在树上”等。
2、教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片就能说出一些有趣的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变成了一篇小小的作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看图写话”(板书课题)。
(二)方法讲解(8 分钟)
1、观察图画
- 整体感知:把图画拿到手里,先整体看一下这幅图都画了什么,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是白天还是晚上等,比如一幅图上有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那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在室内,有好几个人,而且从窗户透进的光可以判断是白天。
- 局部观察:按照一定顺序仔细观察每个细节,比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刚才的餐桌场景为例,先看左边的人在做什么,是妈妈正在给爸爸夹菜;再看右边,可能是小朋友在开心地吃着碗里的饭,还掉了好几粒米,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穿着等,像妈妈脸上带着微笑,穿着围裙,这就能看出妈妈很温柔,可能刚做完饭。
- 提问引导: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如“这幅画里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天气怎么样?”“图中的小房子有几扇窗户?是什么形状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这种具体的问题能有效引导他们关注画面细节。
2、
- 确定主题:根据观察到的内容,想一想这幅图主要是在讲什么,是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场景,还是一次活动,如果是一家人吃饭的场景,主题可能就是“家庭聚餐”。
- 想象情节:对图中没有直接画出来但能合理推测出的事情进行想象,比如看到餐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就可以想象这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大家吃得很开心,可能会聊天说“今天的菜真好吃”,还可以想象吃完饭后他们会做什么,是一起去散步,还是有小孩要去做作业等。
3、组织语言
- 开头怎么写:可以用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引入,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来到了公园。”或者直接描述画面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作为开头,“瞧,那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中间部分叙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或者画面的空间顺序来写,把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写出来,比如还是家庭聚餐的画面,就可以写“妈妈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有红烧肉、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大家都围过来坐下,爸爸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赞不绝口:‘太美味了!’小明也迫不及待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了一碗米饭。”这里用到了“先………”的句式,让句子更有逻辑。
- 结尾怎么结束:可以是自然收尾,这真是一次愉快的聚餐”,也可以是对这次活动的总结或感受,“今天过得真开心,我期待下次还能和家人一起吃这么好吃的饭。”
4、检查修改
- 写好后自己先读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他很高兴得跳了起来”就是语病,应改为“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 检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陈述一件事情要用句号,表达疑问用问号,强烈的感情用感叹号,像“多么漂亮的花啊!”
(三)实例演示(10 分钟)
1、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简单的看图写话示例图片,比如一幅小朋友在公园放风筝的画面。
2、教师按照刚刚讲解的方法,一边观察一边讲解:“看这幅图,我们先整体看,知道是在公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在放风筝,接下来局部观察,小朋友穿着蓝色的运动服,扎着马尾辫,手里拿着风筝线,面带笑容,风筝在空中高高飞起,五颜六色的,那我们可以确定主题是小朋友放风筝这件快乐的事,想象一下,风筝为什么能飞那么高呢?可能是因为有微风轻轻吹过,再想象一下旁边还有没有其他人在看着,也许还有其他小朋友正羡慕地看着她呢,开头我们可以写‘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格外晴朗,小明来到公园放风筝’,中间写‘小明把风筝举过头顶,一阵风吹来,他赶紧松开手,风筝就摇摇晃晃地飞上了天,它越飞越高,好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小明一边跑一边笑着喊:‘我的风筝飞起来啦!’旁边的小花也停下玩耍的脚步,抬头看着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眼里满是羡慕’,最后结尾‘看着高飞的风筝,小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样一篇看图写话就完成了,大家听明白了吗?”
(四)小组合作练习(15 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幅看图写话的图片(图片内容丰富多样,有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自然风景等不同主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一篇看图写话。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要点、想象合理、语句通顺等,鼓励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想法,分工合作,比如一个同学负责观察描述人物,一个同学负责想象情节,另一个同学负责组织语言书写初稿等。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完成的看图写话作品,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进行提问或评价,你们觉得哪个部分写得最好?有没有什么地方还可以修改得更有趣?”通过这种互评互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2 分钟)
1、课堂小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写话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抓住关键信息;接着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用通顺、完整的句子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最后别忘了检查修改,大家通过小组合作都完成了非常精彩的作品,希望以后看到有趣的画面都能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把它变成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2、作业布置
- 请同学们回家后自己找一幅喜欢的图画(可以是绘本插图、照片等),按照课堂上学到的看图写话方法写一篇短文,下节课带到学校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多幅图连起来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写下来,进一步锻炼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些学生观察不够细致全面,想象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看图写话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注重培养学生日常的观察力和阅读习惯,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教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